通脹來襲,商品漲價并不稀奇。繼“豆你玩、油他去、蒜你狠、姜你軍、蘋什么、鴿你肉”等通脹名詞風靡之后,眼看著家居賣場的產品售價“水漲船高”,指望著在春季的家裝黃金季裝房子、買櫥柜的消費者,無奈地戲謔為裝修“裝不起”、櫥柜“非常柜”。
戲謔歸戲謔,面對家居行業的“漲”聲四起,大眾情緒敏感的根源,其實就在于真切地體會到了漲價對生活帶來的影響。據不完全統計,自2010年5月以來,我國板材家具、實木家具漲價10%以上,部分產品漲幅甚至達到20%。記者調查發現,不論是裝飾、家具企業,還是地板、櫥柜、瓷磚等建材商家,都聲稱漲價是基于原材料、勞動力成本等“形勢所逼,迫不得已”。
針對此種情況,櫥柜企業今年315為春季裝修的消費者帶來“福音”,隆重推出“新品發布會和產品品鑒會”。中西式廚房存在著巨大的文化與習慣差異,促銷活動就是要通過大激勵的手段,發動終端廚房使用者的智慧,共同針對中國廚房狹小空間、烹調文化、浪漫需求等現狀,群策群力,為打造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式廚房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。
|